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的艺术清单——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

朱永新教育观察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罗曼。罗兰

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新教育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朱永新的艺术清单
原创|央视文艺等

本期节目2021年11月18日20:32
在CCTV-3播出。(文/马宁 图片摄影/史浩均)


教育学家朱永新的艺术清单——“教育是一首诗,它的名字叫青春”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 叫创造、叫激情、叫智慧、叫未来。


这是教育学家、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先生的一首小诗里的诗句,也是他对教育的感悟。

朱永新先生还是原国家新闻出版署聘任的“全民阅读活动形象代言人”,阅读与教育,是作为学者的他永远津津乐道的话题。“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我的阅读观》,有几个观念。第一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吃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身体是这样,其实精神也是这样。

一个人阅读的高度会影响到他精神的高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头脑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我们是从零开始来认识这个世界。人类最伟大的知识、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书里。当书和你没有发生关系的时候,你就不能掌握它;只有你阅读它了,它才能真正成为你的一部分,你才能拥有它传递给你的智慧、思想,然后你再用它来进行新的创造。”
 
在《我的艺术清单》节目中,朱永新先生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也想探寻这位教育学家的阅读史、心灵史。

朱永新:一个真诚而勤奋的读书人
艺术教育为什么很重要?新艺术教育如何成人之美?


1、

《玄秘塔碑》——
教育学家幼年时也是被父母逼着写字的孩子
 
在成为一名教育学者之前,朱永新曾经也是一个被父母逼着练毛笔字的孩子。
 
“当时我父亲每天早晨五点钟把我叫起来写书法、临帖。我也不懂什么书法,我父亲也不是书法老师,也没有什么指导,就是让我写。但是我每天早晨早起的习惯养成了,应该说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朱永新先生曾经算过一笔账,因为早起,他每天基本上比其他人要多出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来阅读、写作的黄金时间。这样算下来,到今天为止,他的人生整体要比同龄人“多出11年”。这个算法的背后不止于某种勤奋,更是研习书法得到的智慧。在这个人生多出来的11年中,朱永新出版了《我的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现代教育思想史》、《当代教育思想史》、《致教师》、《未来学校》等教育类书籍,影响了很多当代教育的观点。
 
虽然朱永新先生没有成为书法家,但文如其人、字如其面的风格留在了人生的体验中。“慢慢地,自己人生成长整个的写字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也感受到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殊途同归”。宗白华先生曾经在《美学散步》当中说过,中国的戏剧、书法都有共同的特点。书法也是无言的诗,无论那种艺术,当你学习它、感受它的时候,仿佛探秘与寻宝,里面蕴含了无数人生的真知灼见。

朱永新: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父亲的礼物
朱永新:好教师是生命的英雄,好父母是人生的导航员

 
2、

家乡的情结珍藏在苏州博物馆
 
朱永新先生从上大学开始,在苏州生活了三十多年。尽管游历世界,但忘不了的永远是那里的一草一木。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身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朱永新先生就是促成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使者。
 
“因为贝聿铭先生也是苏州人,他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建筑作品,但在苏州没有。我们打动贝聿铭先生的就是他的苏州情结。我带了我们苏州的评弹、昆曲的碟片去找他”。这也是贝聿铭先生85岁高龄时的作品, “他的思维非常非常清晰,包括细节处的材料选择, 也是反复权衡,比如一进门祠堂背后的片石,他把这个石头做成假山,用片石的方式来呈现,没有用太湖石来呈现。这样一种片石可能更能够跟整个博物馆的造型相吻合。因为它更现代,他把传统跟现代更好地融入在一起。”
 
贝聿铭先生称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他“亲爱的小女儿”。
 
节目现场,来自启东评弹团的评弹演员沈昊华、陈海娟,演绎了一曲简版的评弹作品——苏州市市歌《苏州好风光》。浅吟低唱,吴侬软语的味道中是家乡、艺术、游子的精神团聚。

新艺术教育——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梅子涵:小孩子要走向大艺术,大艺术要走向小孩子


3、

从《唐诗三百首》到全科阅读
 
作为阅读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被问及那个有趣的问题:假如去孤岛,会带什么书?《唐诗三百首》是他的首选。在唐诗作者中,朱永新先生偏爱李白、杜甫。那些“天生我材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名句 ,对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不同激励。作为教育学家,朱永新不仅自己喜欢诗词,也深深地意识到诗词对人生的启蒙。节目现场,11岁的李昕融带领几名6岁小学生演唱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春晓》,这些诗句印在孩子们心中的不仅是文化之美,也是属于他们的文化自信。
 
朱永新先生对诗词与阅读的推广已经成为他最重要的事业,不仅是唐诗宋词,“我们做了一个中小学的学科阅读书目。比如说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过去这些学科是没有阅读的,或者是很少有阅读的。但要想真正地把这些学科学好,要走进这个学科的本质、高处,是离不开学科阅读的。所以我针对中小学每个学科的阅读,为教师选了100本,为孩子们选了100本。”作为教育学家,他的责任不仅是著书立说,更是将教育理念推广、落实到每个孩子心中,不让一个孩子错过在阅读中的成长。“青春艺享团”中有一位年轻的小学老师,她深刻的感受到了阅读对孩子的身心的改变,分享作为师者的喜悦。这也是朱永新先生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节目中,朱永新先生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一生有三次机会要看童书。第一次是童年,你毫无疑问在看;第二次是为人父母,在这个时候你要看童书,你要跟孩子一起读;第三次是当你步入老年,童心未泯的时候。”

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北京BTV《一师亦友》专访:解密新教育
阅读如太阳和明月——专访朱永新|中国的「阅读传教士」

 
4、

《陶行知文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陶行知文集》是朱永新先生艺术清单的第四个作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师,他是我们的楷模。”
 
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教育思想史》七十余万字,译成了很多国外的文字,也重点阐述了在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里最重要的人物陶行知的思想。朱永新先生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会长,不仅继承陶先生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它与现代教育结合,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比如陶行知先生当年教育理念中有‘六大解放’的理念: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这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指将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朱永新先生认为,这非常符合现阶段的教育方向。“要解放孩子的眼睛,不要让他就仅仅看教科书,要让他看大自然,让他看真实的世界,让他看更多的东西;要解放他的耳朵,要解放他的头脑,特别是要解放他的时间和空间。”教育是千秋大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需要千万有识之士的推动与奉献,也需要经过时代的考验,朱永新先生正是这样的推动者、实践者。
 
“我这几年除了读陶行知以外,我还读了杜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读了蒙台梭利,读了叶圣陶,最近商务印书馆要出一本对话录,就是我的读书笔记”。学者的思想不仅在书本上,更应在生活与生命中绽放,影响更多的人。
 
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6岁的一年级的小学生,看到了临帖的大学生,看到一线的小学教师带来的因阅读而改变的故事,这些都印证了朱永新先生的观点,也证明着新的教育理念在不同人身上展现的光芒。

新时代的陶行知与“新教育”
朱永新:教育,是一颗颗心的碰撞与交融
陶行知:一辈子,一道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彩蛋: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回答呼家楼小学老师的问题
 
刘可勤:朱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阅读这件事您觉得需要奖励吗?
 
朱永新:阅读奖励当然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他仅仅为了奖励而阅读,那他肯定是走不远的。他必须要真正体会到阅读有意思、阅读好玩,阅读能够让他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更重要的是父母亲要和他一起去阅读,亲子共读是我们特别倡导的一种方式。包括像我们编的《新教育晨诵》,每星期是七首诗歌,为什么七首?还有两天在家里,家里我们就要求父母亲跟孩子读,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玩手机,你在看电视、搓麻将,你说孩子你去读书吧,他怎么可能去读呢?所以你必须要把他带到这个书籍的世界里,孩子不会自己天然地对书产生兴趣,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这样,绝大部分的孩子是要你把他带到那个世界去。

朱永新:今天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朱永新:今天我们应该读什么?
朱永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晨诵、午读、暮省的新发展?



新教育研究院-新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更多信息,请看《博鳌少儿美育行动服务平台》。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